足迹
阿耶玳,苗语,我们的根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97章 归山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"什么?"
    "苗族古话。"她轻轻触碰胸前的银蝴蝶,"欠下的,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。"
    龙安心想说些什么,手机却突然响起。来电显示是金教授。
    "重大现!"老教授的声音激动得颤,"我们对洞壁取样的检测结果出来了!那些银矿脉根本不是普通银矿,而是一种特殊的硒银共生矿!"
    龙安心打开免提,让吴晓梅也能听见:"这解释了什么?"
    "解释了一切!"金教授几乎是在喊,"紫米的硒不是来自土壤,而是来自矿脉渗透水!《百苗图》上画的引水系统——那是苗族先民设计的生态过滤装置!银离子杀菌,硒元素富集老天,这是失传的生态农业技术!"
    挂掉电话,龙安心和吴晓梅面面相觑。洞壁上的壁画、务婆的古歌、父亲留下的承包证一切碎片突然拼合成完整的图景。苗族先民不是偶然现紫米的特性,而是通过精密的生态设计创造了这种作物!
    "周董事长不会罢休的。"吴晓梅突然说,"他想要的不只是土地"
    龙安心点点头。黔丰集团对紫米的执着,对古矿洞的探查,突然都有了新的解释——他们看中的不是农产品本身,而是背后可能存在的生物技术价值。
    "得保护好那个洞。"龙安心站起身,"我马上去县里申请文物保护。"
    "等等。"吴晓梅拉住他,"先看看这个。"
    她从随身的绣花布袋里掏出一本破旧的笔记本。龙安心认出来,这是吴父记账用的,封面上还沾着泥点。
    "阿爸让我给你的。"吴晓梅翻开其中一页,上面是歪歪扭扭的汉字记录:"年月,带省地质队看洞,得补助o元。"
    下面是一串名单,七个名字中有五个被划掉了。龙安心仔细辨认那些模糊的墨迹:"王李周这是?"
    "当年进洞的地质队员。"吴晓梅的声音低了下来,"划掉的是已经去世的。最后两个还活着——周建国,现任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;李志明,黔丰集团席地质顾问。"
    龙安心的手微微抖。三十年前的科考队,如今一个成了主管官员,一个当了企业顾问而他们当年现的矿洞秘密,很可能就是现在这场争夺的核心。
    "阿爸说,"吴晓梅继续道,"那支科考队取了样,但报告结论是无开采价值。后来公社把洞封了,立了禁入碑。"
    "因为他们没现硒的价值"龙安心恍然大悟,"九十年代谁在乎微量元素?但现在"
    现在不一样了。富硒农产品市场价值连城,相关生物技术更是潜力无限。龙安心突然明白为什么周董事长会亲自来凯寨——那不只是商业考察,更是一次寻宝之旅。
    "我去找周建国。"龙安心下定决心,"既然他当年参与过勘探,应该"
    "没用。"吴晓梅摇头,"阿公说,那人早就变汉了——当了官就再不说苗话,家里老人去世都不回寨子。"
    办公室门被推开,小李风风火火地冲进来:"龙总!快看新闻!"
    电脑屏幕上正在播放省台的紧急插播:黔丰集团布声明,称在雷公山地区现"极具价值的稀有矿藏",已向省自然资源厅提交勘探申请。画面切换到周董事长接受采访,那张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微笑:
    "兼顾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展"
    "他动作真快。"龙安心冷笑。洞壁取样才几天,勘探申请就准备好了,显然是早有预谋。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    "怎么办?"小李急得直抓头,"保护区刚批下来,他们就要挖矿?"
    龙安心沉思片刻,突然有了主意:"金教授说那矿洞有什么价值?"
    "生态农业技术啊!"
    "不,官方说法。"龙安心强调,"能申请文物保护的那种价值。"
    小李恍然大悟:"苗族古代科技遗址!"
    "没错。"龙安心已经拨通了金教授的电话,"我们需要一份紧急评估报告,证明那个矿洞是苗族生态智慧的物质载体对,比紫米本身更重要的那种"
    挂掉电话,龙安心转向吴晓梅:"我们去看看务婆。如果那个洞真像《百苗图》记载的那么重要,她一定知道更多。"
    暮色中的务婆家安静得出奇。老人独自坐在火塘边,手里捧着那本从国图拍回来的《百苗图》照片,银在火光中泛着柔和的光。见他们进来,务婆只是抬了抬眼皮,又继续研究那些模糊的图像。
    "阿婆,"吴晓梅用苗语轻声问,"关于那个洞"
    "银洞。"务婆突然用汉语打断她,"汉人叫矿,苗人叫洞。不一样。"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xshu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