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都重生了,谁还当演员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88章 不需要你同意我同意就行了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在2000年之前的电影圈,哪有什么多女明星绯闻八卦,各种跌三观的事情?那时候的明星大多都是从文工团出来的,比较重视演员形象。
    但是,自从王金花和王大军两兄弟学港圈,弄出了影视圈明星等级划分之后,圈子里的心态立刻开始不一样了。
    圈子开始一年比一年烂,为了搏出位,女明星也一个比一个胆子大。
    只要能出名,立刻有无数大款土豪用装满现金的豪车在家门外恭候,大富大贵的奢靡生活,哪个忍得住?
    忍得住,那就等着人老珠黄,无人问津吧。
    比如霍思艳。
    于是娱乐圈的女明星八卦绯闻越来越多,老百姓都在吐槽,她们到底是人民艺术家,还是青楼艺术家?
    为此华艺经常表声明,说外界的批评都是抹黑。
    前不久,王大军声泪俱下,可怜无比,当着媒体的面,说自己对中国电影行业有多大贡献,没有华艺这个东大电影的带头羊,东大电影还是98年那样半死不活。
    华艺对国内电影有功吗?
    肯定有!
    不然上面也不会睁一睁眼,闭一只眼,任由青楼兄弟胡作非为。
    华艺开创了内娱许多新玩法。
    其中最暴利的就是,展衍生品,炒高影视概念股!
    比如文化地产、明星ip、影游互动等等概念。
    在华谊的带头表率之下,养猪的,炼钢的,旅游的,卖烟花的,卖菜的都来收购影视公司,只要搭上影视概念,股价就能获得飞升。
    内娱借壳上市都借疯了……
    李明洋印象最深的,就是文化股第一壳王董平!
    2005年,董平将旗下的保利华亿在香港借壳上市,后更名为华亿新媒体,2008年董平对外转让17亿股份,成功变现221亿港元退出。
    2009年,董平将自己的影视业务装入香港上市公司上联水泥,买了个水泥厂,然后摇身一变,变成文化中国,后来文化中国被阿里收购。
    改名阿里影业!
    这个是有名的!
    但真正赚大钱的……董平其实排不上号。
    李明洋记得,印记传媒通过生产猪肉的高金食品借壳上市,把高金食品原来生产猪肉的业务全部置换掉。
    依靠中美合拍片的光环。
    没有什么作品的印记传媒眨眼间就成了高端大气的影视之星,受到市场热烈追捧,市值一度达到500亿之巨。
    钱套完了,24年倒闭退市了……
    从02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对文化产业进行政策支持。
    东大太大了!
    每个政策布实行都要试点。
    试点效果理想,会布规划,吸引人进场了,再布《指导意见》进行市场引导。
    真正落实,还要看市场反应,一般要等一两年,才会布通知。
    就比如对内娱影响最大最深远的金融+电影。
    这个政策追根溯源,试点开始于华艺和伯纳的上市之路。
    真正开始规划,在09年。
    2009年9月,国务院颁布了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》;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xshu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