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抗战:晋西北两个李云龙,我不信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86章 莽突察北谁教李峰这么带兵的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“记住,要快!”李峰强调一句。
    突袭战重迅猛,趁敌不备,出其不意,闪电击之。
    次日破晓,马蹄声撕碎了察北草原的宁静。
    马军长的挺进军如同黑色潮水,在晨雾中直扑县城据点。同时对三处伪军据点展开破袭。
    城楼上的伪军哨兵揉着惺忪睡眼,还未看清来者何人,子弹已穿透胸膛。
    骑兵们挥舞着寒光凛凛的马刀,刀刃劈开晨雾,鲜血溅在土墙上,开出一朵朵猩红的花。三个时辰后,城头的膏药旗被扯下,取而代之的是随风猎猎作响的独立军旗帜。
    区区几百伪军骑兵,确实不用担心。
    马湛山的挺进军做了一轮整编,装备更换了一大批,又配备了掷弹筒、步兵炮等重武器。
    炮声一响,伪军骑兵基本就四散而逃。
    其余三个骑兵师则晚一些从归绥出,队伍拉出很长很长,分别从不同的小路,向化德方向行进。
    日军对戈壁草原的侦查薄弱,仅设立了一些日伪军哨点,平时很少动用飞机侦查。
    关键是没啥侦查价值,飞一趟连油钱都赚不回来。
    缺乏侦察,也是突袭有利条件之一,伪军被袭击的同时,三个骑兵师的主力直奔多伦。从归绥至多伦据点一共是220公里,以骑兵的行军度,日常行军在50公里左右。
    急行军的话,可以赶至80-100公里之间。
    为保证部队的战斗力,以日常行军+部分急行军,每日行军标准是70公里。
    保证在第三天到达多伦据点,能够展开有效的进攻。
    李峰这次亲自带队,身边是何祝国、孙德胜两人,除了骑兵之外,还有2个步兵团。步兵团行军度更慢,落在后方位置。
    “李副司令,戈壁行军不比山区,白天跟晚上差距很大。白天可能热的出汗,晚上就冻得想抱娘们了。”何军长嘿嘿笑着,人在马匹上不断的动屁股,显然是骑马累的不行。
    借着娘们的话题,转移一下注意力。
    说到娘们,何军长看向骑兵师一侧的那支自而来的骑兵营。王天珩的堂姐王玉书,真的换上了一身军装,带了一个骑兵营过来。
    小娘子配枪,一身戎装追着跑到了察北地界。
    何军长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,到傍晚时分,刚好行军至70公里,在一处背风的草地扎营。
    夜幕降临,草原换上了另一副模样。
    寒风呼啸,气温骤降,士兵们相互依偎着,将战马拴好,简单地搭建起帐篷。月光洒在草原上,远处不时传来狼群的嗥叫,令人毛骨悚然。
    侦察的骑兵裹着大衣出行,在月夜之下,散布到周边。
    李峰裹着军大衣,在营地中巡视一番后,才返回自己的帐篷内。
    孙德胜、何祝国都在,端起一杯温好的马奶酒,让他尝尝。
    “算了,我喝不惯这个味道。”
    换成了热水,咕咚咕咚的灌下去。
    周边连棵树都找不到,更别提烧火做饭了。全靠晒干的马粪充当燃料,短时间内可以,如果长时间在这里驻军,马粪也不够用的。
    “李副司令?在忙?”
    帐篷外传来王玉书的声音,孙德胜跟何祝国对视一眼,纷纷起身。
    “走啊,何军长,咱们去视察一下部队。”
    “走走走,同去,同去。”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xshu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